1)章四七八 嘱托_七海扬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对于裕王的办法,皇帝没有任何异议,只是看向陈平,而陈平思索过后,觉得裕王的办法很妥当,点头表示支持,只不过李君华已经认识到了,要想解决叶尔羌的问题,就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了。

  “藏地呢?”李君华问道。

  李君威则是看向陈平,问:“皇上派遣去拉萨的使团是什么情况?”

  陈平说道:“使团是以熬茶的理由去的,包括了大量内疆和西疆的蒙古、卫拉特外藩贵人,还有宗教局下辖的一批僧侣,这些都是切伦或者章嘉上师的徒子徒孙,佛法高深,去了之后,上人无论如何都是要出面讲法的,但却没有出面。安排人提出辩经,那个桑结嘉措也以上人坐定为由搪塞。

  不得已,使团团长要求见到上人,宣布新的法号,但桑结嘉措再一次阻挠,要求减少打扰的人数,我们的人开了一个十个名单,只被运气见四个人,这十个人里,五个见过上人,五个没有,结果桑结嘉措挑选的四个全都是没有见过上人的。由此,几乎可以断定,上人已经去世了。”

  李君威摇摇头:“不,还是不能这么轻率,哪怕在布达拉宫见的上人是假的,也不能这么轻率的确定上人已经圆寂。上人和桑结嘉措都是人精,他们一辈子与我们为敌,难保用诈死的办法来筹划针对我们的阴谋。我们在藏地的政策,必须以上人还活着为基本的判断,而不是认定他死了。”

  “嗯,老三说的对,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稳重。现在看来,解决桑结嘉措,并不一定着手于宗教,藏地的黄教太顽固了,一个处理不慎就会引发连锁的反应。朕想过了,要么无视藏地,继续装作不知道。要么就要从世俗政权动手,把水搅浑。”李君华认真说道。

  李君威其实也是这个意思,但既然皇帝开口了,就应该让他定下章程,自己查缺补漏,而不是抢夺皇帝的风头,李君威说道:“噶尔丹策旺这个人野心勃勃,好用但却是未来的祸患,而和硕特汗国因为黄教压制,与我们的关系也没有那么密切。”

  “老三,厄齐尔可用。”李君华敲了敲桌子。

  “他?恐怕难堪大用呀。”李君威道。

  “做个搅局者绰绰有余,而且他对黄教的态度是深恶痛绝,这可是罕见的。”李君华提醒道。而李君威想了想,则是说道:“可是他是朋楚克汗的儿子,如果我们支持他,很有可能会把他推上汗位,显然,这并不符合我们的根本利益。”

  帝国处理外藩方面,所谓的根本利益就是吞并外藩,叶尔羌汗国如此,和硕特汗国也是如此,毕竟这些国家无论是文明程度还是实力都无法和帝国媲美,且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。因为帝国的理藩院现在掌握着大量的游牧民族人口,且已经同化到一定程度,无论吞并还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tp1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