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47章文殊院内有琵琶_车游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僧人是江北在三亚见到的苦行僧,只是如今已经不再衣衫褴褛。

  不变的是,他那一身的平静气息。

  谭城不动声色的瞥了眼不请自来的赵婧,然后收回视线对僧人道:“先生,您和江北原已熟识?”

  僧人淡淡微笑,双手合十道:“曾在南海观音脚下与江施主萍水相逢,且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。”

  言罢,僧人又头对江北说道:“施主,此一别已有数月余,贫僧见你精神仍有负累,可是仍未走出桎梏?”

  “从何处来,往何处去,在何处停……这三个问题我曾问过您,此时仍还记得之前您为我解惑的回答,本以为心中已然清明不惑,后又发生了许多事,让我再度陷入迷茫,我或许已经知道从何处来,却仍不明白自己将往何处去,更不明白在何处停……”

  江北说这话时,赧颜不已。

  在三亚时,他竟自大的认为已经明白了这三个问题的内涵。

  如今时间荏苒,半年多的时间匆匆而过,再见这位高僧,这才幡然明白,自己太嫩了。

  世界无时无刻不再变化,人也如此。

  苦行僧人变得不再褴褛,江北有了新的问题,当时陪在他身边的张涵,更已为自己的欲望献出了更加珍贵的东西……

  一切都在变……

  “施主是有禅缘的,或者说是愿意思考的,如果不嫌贫僧唠叨,我们可以一道在这文殊院转一转。”

  “求之不得。”

  江北自然而然的缓步于僧人左手,谭城跟在右侧,黑炭妞被赵婧抱着跟在身后。

  “这里虽是景区,每天门庭若市,山南海北的游客踏足,但是却并没有太多的人了解这里……”

  僧人不在以艰深晦涩的措辞沟通,而是如寻常老人般似的和江北等人聊了起来。

  他仿佛有魔力一般,让谭城和江北都变得极其心静,浮躁之感烟消云散。

  谭城淡笑道:“这儿处于市中心,又是全国佛教重点寺院、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,人不多倒是奇怪了。”

  “谭施主可以说说,怎的把那‘尘庐’置于文殊院内,是偷‘禅’之意?还是借‘禅’之名声?”

  僧人所言微微刺耳,话里话外都是谭城之所以选择此地,是为了借用文殊院“禅”的名头。

  常人听了肯定是要不高兴,但谭城却洒然一笑道:“先生一针见血,学生惭愧。”

  “哈哈,谭施主,先生与学生这事情,贫僧可是担不起的!”

  “若非先生两年前过川为学生引荐贵人,如今学生或许还在潦倒度日……”谭城神色满怀感恩。

  两年前,亦是在成都,穷困潦倒几近崩溃的谭城在郊区遇到了正苦行的僧人。

  僧人如给江北解惑般令谭城顿悟,又为他引荐了一位川商老者。

  这才有了谭城为人写传记,赚下第一桶金的后续。

  他不仅为谭城解开了心中的结,亦让谭城有了生

  请收藏:https://m.tp1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